北方春分吃什么傳統食物 北方人春分桌上必備食物
1、驢打滾
老北京有習俗,春分吃驢打滾,能辟邪祈福。驢打滾又叫豆面糕,豆面糕毫無疑問,以黃豆面為主要原料,輔以紅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作為內餡,不僅口感豐富,食材也多樣化。需要注意的是驢打滾黏性較大,老人兒童在食用的時候要注意,不宜吃的太急,避免堵塞食道,引起危險。
2、太陽糕
“太陽糕,步步高”。春分食用太陽糕也是老北京的春分習俗,春分這天要祭拜太陽神,“請”吃太陽糕。太陽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貢品,也是節令食品,寓意“太陽高”。太陽糕的是以糯米和內餡做成的,糯米有溫補的功效,甜蜜棗泥內餡也符合春季省酸增甘的養生理念。春分節氣適量食用太陽糕有益于調節身體機能平衡,適應節氣變化。
3、春餅
不少地方的人們有吃春餅的習俗。
吃春餅,少不了春餅特有的配菜——和菜。所謂和菜就是用時令蔬菜(如韭黃、豆芽、香干等)切成的絲,或拌或炒。拌的話就將豆芽菜用水焯熟,干粉絲煮好,用淀粉、醋、醬油勾成汁,用汁拌菜絲便成。炒著吃,則是把肉絲、蛋皮絲、綠豆芽、香豆腐干絲、水發粉絲、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鍋中炒熟。
春分趣味習俗活動:豎蛋
據說,這一天最容易把雞蛋豎起來,其中還有一些科學道理。據專家介紹,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很有利于豎蛋。
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間,不冷不熱,花紅草綠,人心舒暢,思維敏捷,動作利索,也易于豎蛋成功。
最后,春暖大地,萬物生長,“立蛋”除有立住雞蛋的本意,亦有“馬上”、“添丁”之意,意味著人們祈禱人丁興旺,代代傳承之意。
“豎蛋”游戲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根據經驗,應這樣“春分豎蛋”:雞蛋的表面其實是高低不平的,有許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間的距離在0.5—0.8毫米。根據三點確定一個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個合適的“小山”支點,就能使雞蛋豎立起來了。
此外,生下后4—5天的雞蛋,由于蛋黃素帶松弛,蛋黃下沉,重心下降,更有利于雞蛋的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