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多半分布于溫帶和熱帶各大洋沿岸水域,身體呈卵圓形,有兩面殼,生活在淺海泥沙中,肉味鮮美;殼燒成灰可入藥,也叫“蠔”,牡蠣的兩殼于較窄的一端以一條有彈性的韌帶相連。殼的中部有強大的閉殼肌,用以對抗韌帶的拉力。殼微張時,靠著纖毛的波浪狀運動將水流引入殼內,濾食微小生物。
一般來說,鳥類、海星、螺類以及包括鰩在內的魚類都喜歡食牡蠣。這其中鉆蠔螺分布最廣,它們常在牡蠣殼上用舌鉆一小孔,吸食其活組織。
牡蠣多雌雄異體,但也有雌雄同體者。食用牡蠣能按季節或隨水溫的變化而改變性別。牡蠣在夏季繁殖,有的種類卵排到水中受精,而有的則在雌體內受精。孵出的幼體呈球形,有纖毛,游泳數天后永久固著于其他物體上,經3~5年后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