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歷史悠久,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有了自己的風俗禁忌,有些習俗需要傳承,有些禁忌需要注意,適當的了解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多幫助。那么,正月可以理發嗎?正月理發有什么忌諱嗎?若是正月理發不好,那么為什么正月不適合理發呢?想知道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
正月可以理發嗎
正月不可以理發。正月不能剪頭發,流傳最廣的是來自一個民間禁忌:“正月理發死舅舅”。但是據歷史學家說這種民間禁忌,是民俗文化的誤傳,一點都沒有科學依據。
“正月理發死舅舅”最初來源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強行要求漢民剃發留辮,而漢民則由于心懷故國,相約以示不忘舊君,成為“思舊”。后來,“思舅”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后來“正月里剃頭死舅舅”的說法。當時正月不理發的民間禁忌,不是對人們“正月剃頭死舅舅”的預言,而是在用“正月不剃頭‘思舊’”的一種對清朝政府的抵抗,去咒罵清政府強行推廣的“剃發令”。所以正月還是可以剪頭發的。
正月理發有什么忌諱
《黃帝內經·一直問》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也就是說,春天是萬物萌發、推陳出新的時節,而不應該阻為止新生事物的生長。對應到頭發上,就是要讓頭發披散開來,任其自由生長,而不應該剪斷,違逆春生之氣。
正月適合剪頭發的時間
在以前正月里一般人是沒有人理發的,舊時民俗禁忌甚多,“正月里不許剃頭”即為一例。“正月里剃頭,死舅舅。”直至夏歷二月初二,男孩才有了剃頭的自由。可以的話過了正月十五再剪頭發。
為什么正月不適合理發
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志》卷二《風俗》揭出了習俗的謎底:“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發之詔于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發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正月不剃頭,原是“思舊”。即說清軍入關,強行要求漢民剃發留辮,而漢民則由于心懷故國,相約正月里不剃頭,以示不忘舊君,成為“思舊”。滿族入主中原后,強迫漢人剃發,“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漢人誓死抗爭,死了很多人,但最后還是被強迫剃發,都留“金錢鼠尾”了。這樣,正月不剃頭以“思舊”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礎,由諧音訛傳為“死舅”。為了反抗滿族的統治,漢人就編造出正月剃頭死舅的說法。正月一個月不剃頭,意味著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緬懷祖宗,緬懷傳統。而舅舅在中國人的傳統中,是公正的象征,一般家庭分家都是由舅舅主持公道。
理發的好處
防止開叉,斷裂
頭發由死亡的蛋白質堆積、硬化,排列而成,但也是有一定壽命的,一般長到38cm就容易分叉,斷裂而影響美觀,所以女性最好6-8周修剪一次。
維持發型
發型在修剪6周以后,因長長2cm而層次,形狀發生變化,量感下垂,讓人看起來沒精神。這時你要做的是重塑造型。
保持頭發的健康質感
良好感覺的發型有兩大條件:a發型好;b發質好。經常修剪可防止頭發打結、毛燥,重塑健康。
促進頭發新陳代謝
皮膚、血液需要代謝,頭發同樣需要,別總是舍不得剪掉留了兩年的頭發。別為了留而留,頭發更重要的功能是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