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什么食物
冬至吃餃子、混沌、羊肉湯、湯圓、赤豆糯米飯等。
1、餃子: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各大超市商場等餃子賣的都很“俏”。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2、混沌: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堆嗑q時記》云:“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背诵螒B相似,“餛飩”也與“混沌”諧音。冬食餛飩,有利于寒冷季節熱能的儲蓄。
3、羊肉湯: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4、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倍脸詼珗A,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
5、赤豆糯米飯: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防災祛病。
冬至這天吃什么
北方:餃子
餃子,又名“交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面食,北方人年三十都要吃餃子。而“冬至大如年”,當然這天也是要吃餃子,民間有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蘇州人:餛飩
蘇州人過冬至的食俗很多,要吃“團圓飯”,飯菜名字都很雅致,蛋餃叫“元寶”、豆芽叫“如意菜”、粉條叫“金鏈條”、魚叫“吃有余”等。餛飩也是蘇州人過冬至必吃的一種主食,當地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寧夏人:“頭腦”
寧夏銀川地區冬至這天要吃一種叫“頭腦”的美食?!邦^腦”實際上就是羊肉粉湯餃子,它也是銀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上海:湯圓寓意團圓
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在江南一帶尤為盛行,據史料記載這一習俗在明、清就有了。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圓,“圓”寓意“圓滿”、“團圓”,象征家庭和諧、吉祥。
潮汕地區:甜丸
冬至在潮汕地區是大節日,又稱“過小年”。冬至這天,當地人要準備貢品到祠堂白祭祖先,然后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
杭州人:年糕寓意年年高
杭州人冬至要祭祖,三餐都要吃年糕,寓意年年高。
廣東人:燒臘
廣東地區也是非常重視冬至節的,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據介紹,廣東很多地區冬至這天要“加菜”,祭祖之后全家人準備一桌大魚大肉一起過節,燒臘是必不可少的傳統食物。
泉州人:“冬至丸”
泉州人冬至這天祭祖團圓,出門在外的人都會盡可能趕回家過節,當地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泉州人冬至要吃“冬至丸”,早晨要煮甜丸湯供奉祖先,然后全家人以甜丸湯做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