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吃雞蛋的說法 驚蟄為什么要吃雞蛋
在古老的農業社會里,老虎為患是常有的事,為求平安,人們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這是驚蟄祭白虎的由來。也許是廣東這一傳說的關系,據說,早年新加坡驚蟄祭祀白虎的信眾也以廣東人居多,現在則已成為不同籍貫人士競相沿襲的傳統,連部分印族同胞也效法。由于驚蟄祭祀的普遍,現在許多廟宇都安置了祭白虎的下壇,以方便信眾。這一尊尊供祭祀的白虎(塑像)通常獠牙張嘴。信眾相信,祭祀時以豬油抹其嘴,它就不能張口傷人;以蛋喂食,飽食后的白虎就不會傷人了。按傳統,那蛋必為鴨蛋。現在鴨蛋難求,唯有叫虎爺將就點,改吃雞蛋這種事情了。
在中國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總是胡亂說話。
驚蟄祭白虎要怎么做?
廣東習俗,在驚蟄日打小人則須祭白虎。中國的民間傳說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風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蟄伏的動物被春雷驚醒后開始覓食,相傳兇神之一的白虎也自此出山覓食。所以,在驚蟄這天祭白虎是為了平安。
白虎一般用黃色紙制成,身帶黑紋、口有撩牙,置于神壇前。以黃色的紙老虎代表白虎,紙身畫有黑色斑紋,口角則畫有一對撩牙。拜祭時,一般是使用小塊生豬肉沾上豬血,放入紙制白虎口中(喂紙老虎),祭祀是為了讓老虎吃飽后便不會再傷害人。
點燃手中的香燭后,便拿出一塊豬油,往白虎嘴上抹,接著用鴨蛋喂虎,有的嘴里還念念有詞:“好人近身,小人遠離。”信眾相信,祭祀時以豬油抹其嘴,它就不能張口;以鴨蛋喂白虎。飽食后的白虎就不會再傷人了。
拜神婆時,亦會以肥膩的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紙老虎口中充滿油水,寓意“吃足油水,就不會張口傷人了”。一說是不能張口說人是非。有些地方祭完白虎之后會將紙制白虎燒掉,或用銅劍將紙制白虎的頭切掉。
化解:將一切污蔑、災害等象征物如芝麻、豆子等小物體或燒紙船、百解靈符等火花,以消災解厄。一般是打完小人后,就把紙老虎壓住紙小人,連同小人衣紙一同火化,把五色豆撒向燃燒中的小人衣五鬼紙中,或撕爛撤向山坡下公路旁或埋于泥土中,整個打小人的過程就完成了。